
最近一段时间,一场围绕委内瑞拉的风暴在美洲大陆悄然酝酿。特朗普政府声称要打击所谓“毒品走私”,却突然调动大批军力到加勒比海,把姿势摆得不能再明显。外界都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为了给可能的军事行动对委内瑞拉造势。这事还没完,媒体又曝出新料,说是马杜罗已经秘密请求中俄伊三国提供防御设备和武器,希望借此提升老化严重的军队,对抗任何突如其来的袭击。
面对这番局面,中国外交部立刻回应,并不含糊地表示:我们支持国际社会合作铲除跨国犯罪,同时坚决反对用武力威胁、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或作超越正当限度执法行为。另外一句话格外有分量:中国与委内瑞拉所有正常往来都是主权国家之间该有的交流,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受其他国家影响和干涉。不难听出,这是既安抚也警告,有点耐人寻味——你美国管好自己的事,我们跟谁交朋友,用什么方式,都轮不到别人在背后点赞或者指责。当下全球各路目光聚焦,就是等着看华盛顿到底敢怎么踏这条红线。如果说还有什么地方让美国真正忌惮,那非中俄莫属。
翻开过往历史,在自家门口搞动作可不是第一次。从古巴导弹危机,到多米尼加政变,再到曼努埃尔·诺列加被拿下,“后院稳定”仿佛成了历朝历代美国总统悬挂心头的一根刺。而如今随着俄罗斯、中国这些“重量级玩家”正式牵手南美强硬力量,让白宫极为坐卧不宁。本届委内瑞拉政府一直死咬“不靠拢西方资本”,“石油只卖我想卖的人”。无数次试图搅乱他们国内局面的颜色革命失效,大大小小带节奏也收获寥寥,只能眼睁睁看着本应收入囊中的资源依旧握在别人手里。这也是为何哪怕疫情肆虐、欧美自身困难重重,还要继续紧逼这个并不起眼的小伙伴,因为能源蛋糕足够香,而且还是唾手可及那种诱惑,让人实在舍不得放弃。有消息显示,从拜登回国以前,美政策圈内部就始终缠绕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才能摘掉马杜罗?单靠制裁经济压力,看起来远没有效果;但真要直接进攻,很容易引起世界更大范围的不满甚至连锁冲突。所以近几年才时隐时现冒出各种灰色操作,比如承认瓜伊多临时总统,自封代表机构,却始终无法撼动实际控制权。
站在人类常识角度讲,如果只是希望通过施压促使某个国家低头,无论谈判桌上萝卜鞭子齐飞,通常最终目的未必到了底线。但若预设目标已转至更激烈路线,那么摩擦升级不过迟早而已。目前看来,美国仍保留模糊空间,没有彻底关死沟通渠道。然而如果有什么信号触碰敏感神经(譬如假名义发动攻击),那么整个事件将在短期之内容易恶化。一旦出现战争苗头,即便身处千里之外的大国很难派兵直插,他山屡见“大象陷泥沼”的故事从阿富汗、中东战例完全可以找到佐证。“帝国坟场”?不少人会联想到上一世纪苏联入驻喀布尔后的苦果,而二十一世纪以来,第五舰队船影不断折返波斯湾同样说明占领容易维稳难。如若未来真的如此荒腔走板一步踩空,被拖入持久混战,以当前全球舆情趋势舆论恐怕绝不会全盘买账。尤其现在形势比以往复杂,中共中央强调维护地区平衡是基本原则,从联合国产生共鸣来看,实现和平发展才是真正主流民意,有理性声音指出“一把火烧毁邻居房屋,下次风向稍偏,你我皆遭殃”。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人来说,现在最担心不仅仅是什么时候打响第一枪,更关键的是这种冷战式博弈,会否演变成另一次利益集团逐鹿导致百姓倒霉的新闹剧。在这一过程中,小人物能够做出的选择微乎其微,可至少清楚看到一点——每逢节点,总有人张牙舞爪,但最后留下遗憾最多的永远不是那些喊得震天响的人,而是一群渴望安定生活、不愿轻易成为工具的小市民、大众家庭以及普通工薪族。当议题讨论落脚于如何避免热血裹挟现实损失的时候,也恰恰提醒参与其中每个“超级玩家”:战略纵横固然精彩,比拼肌肉没错,但是少些任行,多点换位思考,其实大家日子都会好过不少。 所以总结下来,此番委内瑞拉争端究竟结在哪儿,还有很多细节值得观察。但显而易见,该亮出的牌双方都摊了一部分,上半场刚结束,美方向或退or进悬念犹存。如果真的发生不可控事件,说不好又会书写下一章类似昔日印巴边境僵持、叙利亚长期胶著这样的篇幅。而作为吃瓜群众,与其赌气盯屏幕刷评论,不如期待更多建设性的智慧出台,为夹缝里的弱者赢取一点喘息机会吧……
名鼎配资-股票的杠杆交易-软件股票排名-股票带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