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金石录》化身数字藏品,预约超过5万人,1万份上线迅速售罄;以《金石录》编纂和勘定为线索的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以肢体语言重现古籍中蕴藏的文人情怀与历史意境;上海书画出版社首次采用原色原大、高清全彩的专业影印技术,出版《宋刻全本金石录》,让这部沉睡八百年的国宝级珍本以完整形态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11月17日,“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上海)暨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关于《金石录》的三重叙事,令人感知古籍保护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厚度、温度与活力。
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金石录》化身数字藏品
今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首次落地上海,以古籍为载体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检阅古籍保护工作成果,为市民呈上融合学术深度、艺术美感与文旅温度的古籍盛宴。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及本市主要古籍收藏单位协办,以“晒典籍之美·传文化之韵”为核心主题,深度挖掘“晒书”这一千年习俗的文化内涵,将文脉传承与现代文化传播模式相结合,通过“线下主场+分区巡展+线上联动”的多元形式,打破古籍与公众的距离感,让优秀传统文化从典籍中走出、在生活中扎根。
作为活动核心之一,“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系统梳理并展示近年上海在古籍普查、修复、数字化、整理出版、活化利用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成就,一项项成果都是对中华文脉的守护与激活;“攟古继美——上海图书馆藏苏州潘氏典籍文献展”“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展”等特色展览,以珍贵典籍为依托,呈现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在苏州河樱花谷驿站展出的“金石大观——上海图书馆碑帖整理成果掠影”,则将碑帖这一神形俱美的文化载体与城市空间结合,让历史雅韵融入现代生活。“旧书新知·淘书乐”旧书市集、半马苏河“古籍特色”游船等系列互动活动同样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让市民在游览体验中沉浸式感受经典底蕴与城市景观的交融之美。
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展。施晨露摄
古籍承载着千年文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精选图录》从已公布的六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中撷取160种代表性典籍,配以珍贵书影及精要说明,集中展现上海多家古籍保护单位珍藏的文化瑰宝,在此次活动上亮相;上海图书馆还推出《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推介系列视频,用生动解读让古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口说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精选图录》。施晨露摄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宋刻全本金石录》。施晨露摄
近年来,上海以守护中华文明根脉为己任,将古籍保护纳入“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总体格局,持续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先后完成第五、六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审定发布,为优秀传统文化留存“家底”;推动“古籍修复技艺”入选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项目,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育新一代文化守护者;统筹组织上海地区古籍收藏单位参与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古籍数字化整理加工项目,以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播,让沉睡的典籍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获评全国古籍数字化活化利用典型案例的《古籍修复师》功能游戏,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公众在互动中了解古籍修复技艺,感受经典传承的当代活力。
此次活动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者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并通过丰富的展览与互动形式,向公众普及古籍知识、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活动期间举办全国碑帖拓本普查工作研讨会。
名鼎配资-股票的杠杆交易-软件股票排名-股票带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